主任成思危先生接受新华社专访谈发展绿色经济

  • 发布于 2012-09-17
  • 14778

主任成思危先生97日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说,虽然中国经济眼下面临一定下行风险,但发展绿色经济的决心不能动摇。政府、企业等各层面应通过一系列措施,共同努力,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成思危当天在柏林出席由德国贝塔斯曼基金会主办、名为“伙伴还是对手:觉醒的中国绿色经济”的论坛活动,并担任主讲嘉宾。他告诉记者,绿色经济的核心是建立以人为本、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社会形态。当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发展绿色经济可能会遇到更多困难,但从长远来讲,我国必须坚持绿色经济、转变生产方式这个大方向,只是在具体措施上需要新的思维和调整。

成思危说,绿色经济本身包含三层含义。第一是低碳经济,主要是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第二是循环经济,侧重于提高能源利用率;第三是生态经济,主要是指保护和改善环境。

“发展绿色经济应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不同层面的协调努力,总体而言,可从三个层面共同推进,”成思危说。

第一是政治层面。各国政府应在节能减排上坚持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不可能承担与发达国家同样的责任。从历史看,中国累计排放量只占全球10%左右。从人均看,中国人均碳排放量只有美国的四分之一。虽然发展中的中国同样面临碳排放问题,但中国已承诺降低排放强度,走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之路。

第二是经济层面,主要涉及五个领域。一是财税政策,新能源生产成本高于传统能源,因而应当给予一定的进网补贴,同时应对火电企业征收碳税,以体现它们对环境的损耗,而这些税收应用于支持新能源发展。二是货币政策,国家应对从事绿色生产的企业给予有差别的信贷政策。三是构建金融平台,使绿色企业能够通过股市、债市融资。四是建立健全碳市场,通过碳交易保持企业的减排压力和革新动力。五是风险投资,“新能源要降低成本、扩大应用,最终还是要靠技术创新,而风险投资可有力地支持创新和技术产业化,”这位被誉为“中国风险投资之父”的经济学家特别强调。

成思危说,发展绿色经济的第三个层面是社会观念。绿色经济不仅是一种产业模式,也意味着人类生活方式的转变。社会的每个成员都要从点滴做起,节约一度电、一升油,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理念,融入环保和低碳生活。

谈及国际合作,成思危说,目前我国的绿色产业和德国等西方国家既有合作,也不可避免地有摩擦和竞争。但要警惕,绿色经济不能被当做政治筹码,各国应在了解国情差异的基础上形成相互谅解和妥协,为发展绿色经济营造良性国际环境。

(来源:新华网   /韩墨 郭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