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思危先生《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英文版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 发布于 2012-01-10
  • 2542

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近年来一直是不同领域学者探讨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1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天窗文化出版集团联合举办的“‘2012中国经济发展与改革研讨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英文版出版座谈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举行。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袁卫、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原校长文魁,以及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院的众多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并在会上就2012中国经济发展与改革的重大命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新闻出版总署国际交流司、国务院新闻办等相关部门领导出席了本次活动。

  中国经济的发展与改革包含众多层面,其中包括国有企业、商业银行、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农村金融、住房制度、事业单位、保税区等社会层次方面的改革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制定和管理发展计划、部署和管理境外投资、培养中国的跨国公司、分析与开拓农村市场,以及坚持依法治国、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推荐自主创新、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等都是中国经济发展与改革的重要命题。作为一名中国学者、一位政治家、一个民主党派领导人,成思危先生多年来从政治学两个工作领域的研究,以及对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研究与思考,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这套丛书中得以汇集。丛书不仅用复杂科学的方法研究了上述提及的改革问题,而且运用复杂科学与金融工程原理探索虚拟经济的特点与发展规律,并研究和推动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汇集了成思危先生在复杂科学、虚拟经济、风险投资三个方面的思考。该套丛书分三集,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分别于2001年、2008年和2009年出版简体中文字面向国内发行,并由专注于中国经济体系的专业学术出版的天窗专业出版社(Enrich Professional Publishing)2010年起将三卷本翻译成英文面向全球发行。

  本次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社长贺耀敏教授主持。会上,现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院长的成思危教授做了精彩发言,他分享了自己治学从政的体会和感悟,着重谈到了中国与西方交流的问题。成思危教授大体上将西方对中国的认识分成4种类型无知误解偏见成见。如何将西方的这些认识转变为能够理解中国并与我们合作,成思危教授认为可以通过三步来实现大同小异,要寻找共同的东西,大同的东西求同存异,尽量找共同的基础以及增同减异,通过互相的接触和了解,尽可能相互了解,这样共同的点就会多,误会就可能少。因此成思危教授特别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及天窗文化出版集团继出版了《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的中文版后,又将英文版本精心编译呈现给海内外的读者,能让更多的人通过文化途径了解中国的经济发展情况。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袁卫教授高度评价了成思危教授几十年如一日严谨治学的态度和对做学问的情有独钟,特别是成思危先生要求自己每天至少要读一小时书、每月至少写一篇文章、每年至少出一本书的好学精神是大家学习的榜样和楷模。

  会上,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陈章武教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龚六堂教授,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汪寿阳教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执行院长吕本富教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原校长文魁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竞争力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主任任若恩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王惠文教授,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玲教授,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石敏俊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信息中心主任杨健教授等学者,就中国经济发展与改革的诸多热点、重点问题做了发言,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由衷地钦佩成思危教授治学严谨的态度和博学谦合的品德。英文版出版方天窗专业出版社、天窗文化出版集团总裁李伟荣先生在发言中就此次英文版的发行情况做了介绍。

  与会专家学者表示,中国经济发展与改革任重而道远,《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研究内容具有针对性、及时性和可行性;研究方法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方法,论点鲜明、论据充实,对我国深化改革、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此次出版英文版,更是承担了让国外学者更多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时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