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www/web/casisd/templates/stylelib/theme_tow/color

成思危

  • 发布于 2015-11-24
  • 61884

     中科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首届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院长

     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六届、第七、第八届民建中央主席,中国软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中华职业教育社理事长,台湾研究会第四届理事会会长,华东理工大学名誉校长,香港理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知名高校的名誉教授。

     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成思危先生将风险投资的概念引入中国,为我国风险投资业做出了奠基性贡献,被业内人士称为“中国风险投资事业之父”。

      成思危先生注重将复杂科学、虚拟经济、风险投资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相结合,独著、合著二十余部学术专著,在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

“中国风险投资之父”

     1998年,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上,成思危代表民建中央提交了《关于尽快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提案》,这就是后来被认为引发了一场高科技产业新高潮的“一号提案”,此后,国内掀起了风险投资的热潮。
在风险投资在我国方兴未艾之际,成思危意识到,风险投资在中国还是年轻的事业,需要从理论、实务、政策等方面进行深入研讨。为此,他在繁忙的公务之余著书立说,自著和主编了大量书籍,写了为数众多的论文,研究和探索风险投资在中国的发展路径。
  

     成思危指出,中国风险投资的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发展风险投资事业应实行三步走战略:首先是建立风险投资公司,为国内外投资者提供咨询与服务管理;第二步是建立风险投资基金,并制定相应的法规及管理办法,从国内外吸收资金;第三步是建立包括二板市场在内的风险投资体系。于此同时,成思危强调,风险投资的重点领域应当是高技术领域,支持的重点阶段应是创业阶段。
 

     2003年,在成思危的积极倡导下,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正式成立,从而建立起国内风险投资领域政策制定者与实务界沟通的重要桥梁。2004年6月,深圳中小企业板正式开盘,迈出了“三步走”战略中其中一步。成思危强调,中国风险投资事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是培养自己的风险投资家,从培养项目经理入手。由此,风险投资在中国才真正开始引起政府和国人的关注和重视,并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
 

     由于成思危为我国新兴的风险投资业做出的奠基性贡献,业内人士亲切地称他为中国风险投资之父。
 

出版著作
  

1)《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第一集)出版于2001年
  

2)《成思危论金融改革》出版于2006年底
  

3)《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第二集)出版于2008年3月
  

4)《成思危论风险投资》出版于2008年3月
  

5)《美国金融危机:分析和启示》 6月12日,成思危在南旧金山市出席他的英文著作《美国金融危机:分析和启示》发行活动,与到会人士分享他的创作目的以及对中美及世界经济状况的分析。